2017年12月27日,威县行政审批大厅,受理科工作人员杨彩敏(左一)正在向商户介绍印有二维码的“一证通”营业执照。2017年全省在“六证合一”基础上,先后实施“八证合一”“十二证合一”“十五证合一”“二十三证合一”,12月25日,全省全面实施了“三十八证合一”,走在了全国前列。(资料片)记者 张 昊摄
□记者 袁伟华
阅读提示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我省将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涉及商事制度、投融资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人们期待,更高起点上的改革,能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下硬功夫,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打开新的突破口。
重点改革如何推?发展活力怎么激发?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改革重点
“当前,我省‘三期’叠加、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阶段性特征明显,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应予高度重视和警醒。”1月25日,保定市莲池区杨庄乡西高庄村党总支书记王焕荣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着重把报告中这句话念了出来。
她说,作为基层代表,看到报告中的这段表述时,真切体会到,要弥补不足,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改革是活力之源,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
对于河北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政府工作报告也给予了充分重视。
“从产业结构重到科技创新能力弱,从环境问题到地方债务,从脱贫攻坚到政府服务,每个方面都需要通过改革的办法去解决。”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宋水山代表说,以问题为导向,我们的改革方向会更加明确,改革举措才更扎实有效。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改革进程历史阶段的跃升。随着改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在谋划2018年改革工作时,部署了系列重点领域改革,结合此前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河北改革的“重点项”已被反复明确。
这其中,既有改善发展环境的商事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也有提高治理能力的财税金融改革、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和监察体制改革;既有增强发展动力的国有企业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也有满足民生需求的教育文化体育体制改革、“三医联动”改革。
改革的方向有了,改革的步子怎么走?
不同的代表、委员,立足各自岗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落实中央的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今年我省改革要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谋划一些硬任务,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打开新的突破口。”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改革办主任、省委政研室主任宋文新代表说。
据介绍,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2017年全省在“六证合一”基础上,先后实施“八证合一”“十二证合一”“十五证合一”“二十三证合一”,去年12月25日,全省全面实施了“三十八证合一”,走在了全国前列。
“但与河北发展的巨大机遇相比,与先进地区的发展态势相比,我们的营商环境还有差距。因此要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省工商局局长刘云峰委员说,今年我省将在“证照分离”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消费维权和“四个专项行动”四项重点任务上实现突破性进展。
唐山市副市长张月仙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唐山是工业大市,但农业基础也非常雄厚,在奶业、大米、果品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品牌和企业。
“但是,唐山农业还存在加工不够强、品牌不够亮等问题。”张月仙代表说,按照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谋划唐山“三农”工作,他们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改革,优化供给、提质增效。
代表、委员们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北应以改革作为谋全局和大势的定盘星,以改革作为经济提质增效的主引擎,以改革作为锚定机遇、化解风险的先手棋。
以高质量为要求,推动改革走向深化
“我最关注的是怎么改革能进一步促使政府服务更高效。”
“我建议,去掉更多不必要的审批环节,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捷通道。”
……
代表、委员们对改革有着不同的期待。
他们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辛集市委书记邸义代表说,在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上,辛集市“多证合一、百证联办”一枚公章审批彰显政府办事效能,如今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
“我们将进一步简政放权,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加快政府审批便民系统互联互通,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力和创造力。”邸义代表说,该市行政审批局成立后,集中借鉴了天津、浙江等地试验示范单位的先进经验,今年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把办公集中这种“物理式整合”,进一步转变为审批权集中的“化学式融合”。
也有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表达了对农村改革走向的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我省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时,特别提到,要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抓好定州市“三块地”改革试点和16个省级以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
对此,定州市委书记王东群代表给出了回应。
据介绍,定州市是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承担着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在土地征收改革试点过程中,定州重构了土地征收程序。
“增加了与被征地村集体、农民协商的环节,让土地征收真正从‘包办婚姻’变成了‘自由恋爱’。”王东群代表说,在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环节,定州探索构建了货币补偿、粮食补贴、养老保险三重保障。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在土地增值收益核定和分配、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体系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积累改革经验。”王东群代表说。
改革要深化,就要继续打破一些思想和体制机制上的束缚。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财税金融改革时提出,实施上市企业培育计划,力争更多的本土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和境外上市。
省民建今年的提案中,关注了扶贫领域的一个新概念——IPO扶贫。IPO扶贫,是指证监部门为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新三板挂牌、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开辟绿色通道。
省民建在提案中提出,贫困地区优质企业通过绿色通道上市,有利于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遇到了底数不清、优惠政策界定不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提案建议,摸清贫困地区企业底数,建立贫困地区企业数据库,摸清非贫困地区企业迁址贫困地区的企业意愿、进展情况、遇到困难等信息,打破各自为战,形成合力、协同布局。
以人民为中心,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季加宇代表在谈到营商环境改革问题时建议,以办理施工许可的时间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
为何把这么一个具体的项目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
季加宇代表介绍,办理施工许可的时间,是世界银行评价全球190个经济体营商环境的指标之一。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2017年办理施工许可,中国平均要241.7天,而美国和英国这项指标分别是80.6天和80天。
“改革到了现在这个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眼界,不仅要对标国内先进地区,也要对标世界先进国家。”季加宇代表认为,未来京津冀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优质资源,一定要有世界眼光。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掌握好工作方法,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任丘市长宫建军代表认为,在推动进一步改革上,尤其要把握“准”的原则,就是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实施的有效性。
代表委员们还建议,对改革落实的效果,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
季加宇代表建议,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可以考虑建立河北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国际上对营商环境的评价有若干指标体系,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比较有代表性。”
他认为,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河北营商环境的现状到底怎样,以及河北营商环境改善过程中的进步到底有多大。同时向国内外投资者传达出正确的评价信息,从而为这些投资者正确选择自己的投资地区提供参考。
改革的成果,最终还是要由人民来评价。
“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锁定民生关切点,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宋文新代表表示。
他认为,改革首先要依靠群众,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改革成果要由群众共享,改革成效也必须由群众评判。代表、委员们认为,坚持群众立场,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关键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 |